半导体产业我们基础薄弱,不是你脑袋一拍想搞就好的,这块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同时没有早期的技术积累,光砸钱也不能很快发展起来,是需要时间来突破的。事实上国产CPU和国产Linux系统早就实施很久了。
1、国产Linux系统已发展20余年:刚进入21世纪的没几年的时候,我就接触到了红旗Linux,而这个系统最早起源是1999年,背景是中科院。
同时期还有其他一批Linux的汉化版本,那个阶段Linux系统可谓百花齐放。有国内基于Linux研发的版本,也有海外Linux系统进入中国市场,比如我手头就有一套Turbolinux中文版。
在21世纪的前10年,可以说是红旗Linux的天下,进入2010年之后,国内其他的Linux系统开始进一步的发展,以私企为主的深度系统,以国有为主的中标麒麟、普华等,而当年很火的红旗则被收购了。
在这个阶段,一些硬件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Linux系统,比如龙芯就根据自己的芯片给研发了自己的系统。
可以说Linux在中国是发展了20余年,而国家对于这个系统的使用其实也很早。但这种推广并不顺利,一是Linux系统相比Win系统要难用不少,二是生态不够完善,没有那么多应用软件可以使用。也就这2年,国内不少软件厂商针对Linux系统做了适配,才使得可以使用的软件丰富起来,至少可以解决大多人的办公问题。
有时候时机很重要,过早强推只会失败的很惨!目前很多重要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都已经在使用纯国产电脑和Linux系统(下图为基于龙芯的笔记本电脑内置龙芯操作系统)。
2、国产芯同样研发多年:说到国产芯片估计很多人会想到21世纪初期汉芯的造假事件,这事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国产芯研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国产CPU的研发和Linux一样很早就开始了!
龙芯也有20年发展:就拿现在拥有较强架构自主性的龙芯来说,它从2001年就开始研发芯片,2002年正式推出龙芯一号,一直坚持到现在算起来也快有20年了,这当中的艰辛我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目前他们研发的通用芯片可以用于台式机,虽然性能和Intel芯片相比还是有差距。而嵌入式芯片则已经得到较大范围的使用,北斗上就有龙芯芯片。
申威芯片2003年研发:我国使用Alpha架构的超算芯片申威是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这个研究所最早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在2003年时为了解决超算和国防需求开始研发申威芯片。
虽然这个芯片使用的也是国外的架构,但是它和龙芯一样拥有自主扩展指令集和路线的自主权,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规划来自由扩充。至于申威芯片取得的成就我就不多说了,网上搜一下就能找到结果。
Lscssh科技官观点:综合来说,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从国家层面来说至少是发展了20余年,这当中的发展可以说非常坎坷,这里面有市场环境因素,有资金投入问题,也有技术上限制等原因,国产芯和系统发展到现在可以很不容易。
未来,我国半导体技术想要继续往上突破,所要消耗的时间同样是以10年为计算单位,10年、20年乃至更长,高端光刻机、EDA设计软件、代工技术哪个都不是短期能搞定的。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科技官】,谢谢~~
以前也有,但是因为没人用,所以一直不能健康有效的应用起来
时间问题,鲲鹏,飞腾,龙芯,兆芯,海光,申威太多了,过几年肯定只剩一两个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希望国家独立自主的人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不缺钱,无论做什么事根本不用考虑钱在哪里。
很多人说我们很早就可以制造自己的cpu,这事是真的,不用怀疑,为什么后来不制造了呢?因为cpu逐步由政府作用为主流变为商用、民用为主流了,老百姓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大家喜欢性价比高的。这样我们的国产cpu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因为性价比太差了!
我们虽然建国70年了,但在80年低初期,从商家价值上讲,我们的高新技术方面能领先世界的基本上是0,真的,一点也没有, 我们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就是衬衣!是世界给了我们出口衬衣的机会。
我们为什么要下马那么多的科研项目?什么运十、汽车、光刻机等等,是因为我们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如我们在制造出中国第一辆汽车的时候与世界差距10年,当30年后我们差距变成了20年,运十立项时与世界基本对标,当上天时已经差距20年。这就是下马的原因,再研发下去只会远远落后于世界。
所以我们开始放弃自研,利用有限的资金,租赁世界上最新的设备,学习他们的工艺、操作方法、布局、设计理念、制造规范,这个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让我们与世界迅速接近,以汽车为例,目前我们国产汽车虽然与世界差距仍然巨大,但至少已经达到世界三流水平了,原来是不入流!而部分配件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华为也是这样做的,当然他依靠代理起家,然后制造通信设备,主要制造低端产品,市场为县级市场,依靠强大的市场力度推广,尽管他的产品在质量、费用方面不占优势,但依靠狼性文化还是占领了市场,有了钱开始逐步对产业升级,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今天我们有钱了,可以拿出资金研发自己最紧要的项目,但还是做不到全面开花,同时还有专利的限制,导致我们在现在体制下要超过他们困难重重,如日本光刻机落后的原因就是走错了方面,而不是不投入。
谁能保证在目前 状态下我们的研发会走对路?谁来为研发买单?大家只看到华为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但谁又知道他的背后是无数研发企业的倒下!
一个cpu的研发不那么简单,当年世界上也不只有intel与amd,还有ibm等很多企业,但他们都在这条路上掉队了,研发费用越来越高,路越走越窄。我们这些人也自己制造了一些cup,如龙芯,但他不具备商用价值,现在主要是政府为龙芯买单,用于军事、保密等各种场景。但龙芯与通用cpu的差距还是巨大的,如果再来一家这样的国产cpu厂家国家也受不了,但市场化研发厂家受不了,这就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