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裁员有几类人:
1,进公司几年勤劳苦干进管理层的人。这类人从普工工种到技术型工种,从技术型工种爬升到管理层,工资慢慢上升,已经升到天花板了,没有上升空间了。这类人其实还想工资待遇一年比一年好。但是没有普工时期的干劲了,因为岁数一年比一年高。岗位技能也不能再延伸。拿着远高于公司平均工资,做着标准制度悠闲自在的活。这类人裁掉了可以提升一下苦苦想升职有能力的人。
2,天天加班很晚的人,这类人工作效率不高,虽然是按规定天天加班,但是有时候能提高效率的不提高效率,按部就班的工作,没有创新能力,没有效率的工作就是浪费公司水电。这类人裁掉了,效率就会提高。
3,有能力却摆架子的人,不顺从管理层安排,按照他们的思想做事。就算效率高,但是经常和管理层抬杠,或者情商不够的。领导没有台阶下就下这些人。
4,没有眼力见的人,上班没事做的时候做工作以外的事,领导来厂里视察却不找点事情做。这类人裁掉了,换一个有事做事、没事找事情做的人。
5,年纪大的人在特殊岗位上做不确定性的活,比如某些岗位需要体力旺盛却年老体衰、污染区不戴劳保用品而卖力工作、有职业病的中老年人。领导怕他们突发事件而让公司蒙受医疗、工伤、劳务纠纷。
6,素质,言行,行为,品德,举止低下的人,还有衣冠不整,不修边幅有损公司形象的人。
7,在工作以外下班期间给公司添麻烦的人,比如开车不安全:(不遵守交通规则被交 警拘留)。晚上去做危险性爱好:(钓鱼钓通宵)、(聚众打牌打通宵)。
8,还有公司亏损、生产部门闲人多、存量多而增量少、社会通胀滞胀引发供应链上涨或者整个供应链渠道一起上涨、工人工资上涨、不得不减少开支而裁员。
这是我认知以内,经历过的。
我是湘人在江门,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大家鼓励一下我吧,我会坚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谢谢大家看到最后。
据题分析,公司要求员工加班是出于市场对本公司某些产品供需迫切的原因而立足市场,获取公司更大经济利益,以求得生存的更好发展。
同时也不断增加员工的工资收入。当然你能天天参与加班也是顾大局识大体具有主人翁的积极态度。
另方面讲,由于你付出了加倍的辛勤劳动而对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增加了活力。
但是公司经较长时间市场运作后,根据实际所生产产品的销售量状况,经研究后采取部分裁员节效的某些方法。
你恰在裁员的名单之中,究其原因,分析认为,虽然你是天天加班,连接正常上班的时间所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虽是合格品,但数量上加起来比如也仅是20件。
而另一位没参与天天加班的同事,却在每天规定的8小时生产时间中同样的工件,少说的话,至少也要比你多5件,即25件且质量也没差错。
所以单从用工成本上计算,而其他人品表现等暂不说,那么你与某员工在能力上,两者相比却显逊色或欠缺些,你说领导考虑裁人首选是谁?显然会是你。以上仅是个人见解。
因为老板不养闲人,就算天天加班,也未必是工作效率很高,能力突出,反而是做事散漫,不能在上班时间内完成工作,需要占用上班以外的时间。战术上的勤奋是没什么用的,战略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绩效才是硬核。套路是有,重点是要让自己无论在哪都有吃,又有何惧。
服务的顾问单位,曾为他们提供过裁员专项服务,公司确定裁员对象的时候不会考虑员工是否勤快,只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
陪公司走完一波裁员程序,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发现公司HR是真的厉害,有些地方特别专业,不得不“佩服”裁员套路:
1.通过年龄和家庭情况等信息,将被裁老员工分几种,一种是年龄在三十来岁四十岁的,要坚持工作的,公司承诺被裁后新公司背调会说好话,请专业人士帮忙修改简历,协助他们重新找工作,这部分人的裁员补偿一般不高,给N就算很可以了,谈判成功率很高。
2.一种是年龄较大,家庭情况不差了,不急着找下份工作的,这对类人员,公司很谨慎,怕员工闹事,首先普调就不给他们涨薪了,打低绩效给低绩效工资和年终奖(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发放标准,基本合法),让员工有落差,然后重新找他们谈,给的赔偿金较高比第1种高,协助员工领取失业保险金,也能谈走一波。
3.还有很少一部分是基本薪资高,不想换工作,就想在公司待着,怎么谈都不走的老员工,公司除了做到第2种的那些,其实没啥其他办法,只能以不胜任工作、不服从管理等没啥实质证据的理由“硬裁”,或是抓住员工的考勤等细枝末节错处辞退,已经做好打官司的准备,毕竟支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特别少,判决给2N公司也不亏,可能还不到老员工的一年工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