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门户, 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资讯平台--公众IT
新闻来源:互联网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2023/4/6 0:52:28       共计:4763 浏览

就是当前网络环境存在的风险,大致有如下内容:

第一是设备漏洞。无论是计算机软硬件或网络系统,都是由人创造,由程序员编程得来,不可避免的会有漏洞与缺陷,而这些漏洞则为网络攻击保留了机会,一旦遭受病毒的攻击,大多数文件就会被加密,就不能再打开原本正常的文件了。所以应该及时做好防护或补丁,充分利用免疫技术。

第二是数据泄露。网络普及,数据流通加快,这是问题滋生的源头。过去的系统都是尽量地不联网,但现在几乎已经不可能。

数据泄露分为内外部,外部包含政企用户的供应链、第三方供应商以及各种通过搜索引擎公开的代码仓库等所导致,内部比如内部人员或终端木马窃取,有数据显示,目前超过85%的网络安全威胁都源于内部,它的危害程度远超乎想象。

第三是DDOS攻击。其实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一定没有听过这个名字,那大部分的DDOS攻击是经过僵尸网络产生的,它可以让服务器或网络溢出,拒绝服务。

比如确定了你的IP或域名后,控制者便可发出攻击指令,指令可以在僵尸程序中自如地传播与行动。大家应该注意服务器禁止开放与业务无关端口,并在防火墙上对没用的端口进行过滤。

第四是匿名体系。现在的网络匿名体系架构下,让大家互相都不知道其身份,人们没有了这层束缚,就非常容易萌生网络犯罪。

第五是新技术应用。伴随着“新基建”的促进,推动了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而这些新技术本身也可能存在难以猜测的安全风险,同时有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帮凶。

意思是当下网络支付存在风险隐患。有可能系统没有升级,当手机出现新的系统时,需要升级来弥补之前的漏洞;软件没有升级,跟系统升级同样的道理;处在公共的网络环境下,例如公共的WiFi,酒店大厅的WiFi等。


手机信号差也会显示网络风险,因为有执行程序不成功的几率在;苹果手机越狱,安卓手机ROOT,也会提示网络风险。

网络服务器常遭受到黑客的袭击,个别网络中的信息系统受到攻击后无法恢复正常运行;网络软件常常被人篡改或破坏;网络中存储或传递的数据常常被未经授权者篡改、增删、复制或使用。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只有安全的网络环境,才能够体现它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然而,计算机网络一直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安全威胁,这些威胁有来自外部系统的恶意攻击、系统本身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漏洞威胁,有系统内部各种应用软件的安全漏洞威胁,人为或偶然事故构成的威胁,还有自然灾害构成的威胁等。这些威胁,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两类,即对实体的安全威胁和对信息的安全威胁。

网络环境并不安全,存在病毒,漏洞等被黑客利用,控制你终端,收集你数据。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IT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