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门户, 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资讯平台--公众IT
新闻来源:互联网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2023/4/6 7:03:33       共计:4608 浏览

注册信息部需要什么?

注册信息部,需要向注册登记机关提交信息部经营者的身份证复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信息部的经营场所证明,填写营业执照注册登记申请书、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以及信息部的联络员备案登记表。

还需要由信息部的经营者在注册登记系统上进行身份确认,并由注册登记机关对注册信息部所需相关证明材料审核通过后,才可以办理信息部注册登记。

学校备案号是什么意思?

是学校是否合法注册的备案标志。

备案号是一个企业是否正规的标志,很多企业,网站都有备案号。备案号是网站是否合法注册经营的标志,可随时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系统上查询该ICP备案的相关详细信息。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ICP证,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

备案表和备案号有什么区别?

备案是指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备案大体分成两种:一是经营性备案,二是非经营性备案。后者相对较多,前者一般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无法拿到审批。

备案证号一般是省的简称然后是“备”,之后会是八位的ICP备案号,所以备案号是“21010008”。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网站备案管理系统颁发的网络信息许可证号码。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ICP证,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未取得经营许可或未履行备案手续,擅自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由相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给予罚款、责令关闭网站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这么说,ICP备案号是网站是否合法注册经营的标志,可随时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系统上查询该ICP备案的相关详细信息。备案号是网站是否合法注册经营的标志,可随时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系统上查询该ICP备案的相关详细信息。

所以,备案号无法买卖、交换。

保密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篇1

  第1章 总则


  第1条 为防止客户信息泄露,确保信息完整和安全,科学、高效地保管和利用客户信息,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本制度适用于客户信息相关人员的工作。


  第3条 客户的分类如下。


  1. 一般客户: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经销单位及个人。


  2. 特殊客户: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律师、财务顾问、广告、公关、银行、保险等个人及机构。


  第2章 客户信息归档


  第4条 客户开发专员每发展、接触一个新客户,均应及时在客户信息专员处建立客户档案,客户档案应标准化、规范化。


  第5条 客户服务部负责企业所有客户信息、客户信息报表的汇总、整理。 第6条 为方便查找,应为客户档案设置索引。


  第7条 客户档案按客户服务部的要求分类摆放,按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第8条 客户信息的载体(包括纸张、磁盘等)应选用质量好、便于长期保管的材料。信息书写应选用耐久性强、不易褪色的材料,如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避免使用圆珠笔、铅笔等。


  第3章 客户信息统计报表


  第9条 客户服务部信息管理人员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编制客户信息统计报表。


  第10条 其他部门若因工作需要,要求客户服务部提供有关客户信息资料的定期统计报表,须经客户服务部经理的审查同意,并经总经理批准。


  第11条 客户信息统计报表如有个别项需要修改时,应报总经理批准,由客户服务部备案,不必再办理审批手续。


  第12条 客户服务部编制的各种客户信息资料定期统计报表必须根据实际业务工作需要,统一印刷、保管及发放。


  第13条 为确保客户信息统计报表中数据资料的正确性,客户信息主管、客户服务部经理应对上报或分发的报表进行认真审查,审查后方可报发。


  第4章 客户档案的检查


  第14条 每半年对客户档案的保管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第15条 发现客户档案字迹变色或材料破损要及时修复。


  第16条 定期检查客户档案的保管环境,防潮、防霉等工作一定要做好。


  第5章 客户信息的使用


  第17条 建立客户档案查阅权限制度,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查阅客户档案。 第18条 查阅客户档案的具体规定如下。


  1. 由申请查阅者提交查阅申请,在申请中写明查阅的对象、目的、理由、查阅人概况等情况。


  2. 由申请查阅者所在单位(部门)盖章,负责人签字。


  3. 由客户服务部对查阅申请进行审核,若理由充分、手续齐全,则予以批准。


  4. 非本企业人员查阅客户档案,必须持介绍信或工作证进行登记和审核,查阅密级文件须经客户服务部经理批准。


  第19条 客户资料外借的具体规定如下。


  1. 任何处室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分散保管客户资料和将客户资料据为己有。


  2. 借阅者提交借阅申请,内容与查阅申请相似。


  3. 借阅申请由借阅者所在单位(部门)盖章,负责人签字。


  4. 信息管理专员对借阅申请进行审核、批准。


  5. 借阅者把借阅的资料的名称、份数、借阅时间、理由等在客户资料外借登记册上填写清楚,并签字确认,客户资料借阅时间不得超过三天。


  第20条 借阅者归还客户资料时,及时在客户资料外借登记册上注销。


  第6章 客户信息的保密


  第21条 客户服务部各级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要相互配合,自觉遵守客户信息保密制度。


  第22条 凡属“机密”、“绝密”的客户资料,登记造册时,必须在检索工具备注栏写上“机密”、“绝密”字样,必须单独存放、专人管理,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查阅。


  第23条 各类重要的文件、资料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1. 非经总经理或客户信息主管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2. 其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24条 企业相关人员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如果需要提供客户资料时,应事先获得客户信息主管和客户服务部经理的批准。


  第25条 对保管期满,失去保存价值的客户资料要按规定销毁,不得当作废纸出售。


  第26条 客户信息管理遵循“三不准”规定,其具体内容如下。


  1. 不准在私人交往中泄露客户信息。


  2. 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客户信息。


  3. 不准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和私人通信中泄露客户信息。


  第27条 企业工作人员发现客户信息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客户信息主管及客户服务部经理。相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处理。


  第7章 附则


  第28条 本制度由客户服务部负责解释、修订和补充。


  第29条 本制度呈报总经理审批后,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篇2

  1目的


  为了加强市公司信息化保密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2范围


  信息化保密是指利用计算机处理、储存、传递有关公司保密信息的保护方法。


  3内容及要求


  3.1公司员工要提高信息保密的意识,遵守公司信息保密的有关规定,做到保密信息不在公网上传递,处理保密信息的计算机要设置进入电脑的密码、进入相关软件的密码、口令及权限等保护措施。


  3.2必须按照管理员、操作人员的相应权限进行操作。 3.3操作人员必须定期修改上机密码,且密码必须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长度不能少于8位。


  3.4用计算机处理具有绝密性质的信息,工作完成后,要把硬盘中的信息拷贝到U盘或光盘加密保存,并删除计算机硬盘中存储的绝密信息。


  3.5严格标识涉密及非涉密计算机设备、移动存贮设备,并在使用中严格遵守涉密数据的使用和存贮。


  3.6不准在与公司外部网络联接的计算机上制作、存储、查看绝密信息。


  3.7发现重要信息泄密情况时,要立即向公司汇报,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


  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篇3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学籍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学生、家长隐私的安全,根据贵州省中小学学籍信息系统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各班主任为学生学籍信息采集的第一责任人,有保管学生、家长信息的义务。学校指定学籍管理员和学籍系统管理员,明确职责与分工。学籍管理员和学籍系统管理员是学校学生学籍信息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学籍信息有保管的义务。


  第二条 学生、家长信息不得公开传播。需使用学生、家长信息的需向学校主管领导提出申请同意后,由学籍管理员和学籍系统管理员负责协助查询使用。使用完毕的资料不得备份。


  第三条 凡是上国际互联网的信息要经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做到涉密的信息不上网,上网的信息不涉密。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上网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提高上网人员的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有关规定。


  第四条 学籍管理员和学籍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好学籍系统账号。除本人外不得将账号、密码等公开。学校因工作需要要更换学籍管理员和学籍系统管理员的,需由学籍管理员和学籍系统管理员提出申请,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同意后方可移交账号。

备案单证号是什么?

是指备案机关对该合同备案的备案号码编码,是对备案的唯一编码,就如同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等信息;是网站是否合法注册经营的标志,可随时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系统上查询该备案的相关详细信息,对于没有备案的网站将予以罚款或关闭。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IT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