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门户, 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资讯平台--公众IT
新闻来源:互联网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2023/4/6 8:38:15       共计:4634 浏览

传统的数据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

一、数据泄露

云服务存储着海量的数据,因此云服务提供商越来越成为更重要的攻击目标。所储存的数据资产越重要,发生泄露产生的危害性也越大。当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后,公司可能面临罚款、法律诉讼或者背后衍生的黑产交易,商业违约调查和对客户的通知要花费巨大的成本。

二、数据永久丢失

随着云计算的逐步成熟,因供应商失误导致的数据丢失的事件逐步稀少,更多的是恶意攻击者通过永久删除云上数据,以此来损害公司利益。另外,云数据中心还面临着自然灾害的隐患。云服务商最好建立异地容灾备份机制,加强保护措施来维护应用和数据。

三、账户劫持

网络钓鱼、欺诈软件存在的漏洞在云环境仍然有效,使用云服务的攻击者可以通过窃取活动、操作业务和修改数据从而增加攻击面,发起其他对外的攻击。如果黑客获取了企业的登录资料,其就有可能操纵数据、返回虚假信息,将企业客户引到非法网站。

四、外部接口和API攻击

几乎每个云服务及应用均提供API服务。IT团队使用接口和API去管理和调用包括云资源、管理、服务编排和镜像等云服务。这些云服务的安全和可用性依赖于API的安全性。第三方服务依赖于或者调用这些接口服务时,客户一旦引入更多的服务或者认证时,面向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由于API和接口大都对外部互联网开放,几乎是暴露是系统暴露在最外围的部分。

五、DDOS攻击

遭受Ddos攻击时,系统通常运行缓慢或者服务响应超时甚至停止,导致客户流失。另外,在按需付费场景下,Ddos攻击还会消耗处理大量的系统资源,客户或许不得不对此支付高昂的费用。伴随着常见的大流量式的ddos攻击,客户也需注意到另外一种攻击面在web和数据库应用层面的ddos攻击。

六、 共享技术带来的威胁

共享技术中的漏洞给云计算构成重大威胁,云服务提供商共享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等,如果漏洞在任何一个层面发生,均会波及每个客户。可能一个漏洞或一次错误的配置将对整个云服务商层面造成危害。对此云服务提供商应该使用深度防御体系,包括对主机的多因素认证、基于主机和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使用最小权限原则,合理的网络划分,及时更新补丁等。

另外,APT寄生虫、系统漏洞、滥用云服务、内部恶意行为等问题,也威胁着云数据的安全。

什么是DDOS攻击?它的原理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越详细越好!谢谢?

网站最头痛的就是被攻击,常见的服务器攻击方式主要有这几种:端口渗透、端口渗透、密码破解、DDOS攻击。其中,DDOS是目前最强大,也是最难防御的攻击方式之一。

那什么是DDOS攻击呢?

攻击者向服务器伪造大量合法的请求,占用大量网络带宽,致使网站瘫痪,无法访问。其特点是,防御的成本远比攻击的成本高,一个黑客可以轻松发起10G、100G的攻击,而要防御10G、100G的成本却是十分高昂。

DDOS攻击最初人们称之为DOS(Denial of Service)攻击,它的攻击原理是:你有一台服务器,我有一台个人电脑,我就用我的个人电脑向你的服务器发送大量的垃圾信息,拥堵你的网络,并加大你处理数据的负担,降低服务器CPU和内存的工作效率。

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类似DOS这样一对一的攻击很容易防御,于是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诞生了。其原理和DOS相同,不同之处在于DDOS攻击是多对一进行攻击,甚至达到数万台个人电脑在同一时间用DOS攻击的方式攻击一台服务器,最终导致被攻击的服务器瘫痪。

DDOS常见三种攻击方式

SYN/ACK Flood攻击:最为经典、有效的DDOS攻击方式,可通杀各种系统的网络服务。主要是通过向受害主机发送大量伪造源IP和源端口的SYN或ACK包,导致主机的缓存资源被耗尽或忙于发送回应包而造成拒绝服务,由于源都是伪造的故追踪起来比较困难,缺点是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高带宽的僵尸主机支持。

TCP全连接攻击:这种攻击是为了绕过常规防火墙的检查而设计的,一般情况下,常规防火墙大多具备过滤TearDrop、Land等DOS攻击的能力,但对于正常的TCP连接是放过的,殊不知很多网络服务程序(如:IIS、Apache等Web服务器)能接受的TCP连接数是有限的,一旦有大量的TCP连接,即便是正常的,也会导致网站访问非常缓慢甚至无法访问,TCP全连接攻击就是通过许多僵尸主机不断地与受害服务器建立大量的TCP连接,直到服务器的内存等资源被耗尽而被拖跨,从而造成拒绝服务,这种攻击的特点是可绕过一般防火墙的防护而达到攻击目的,缺点是需要找很多僵尸主机,并且由于僵尸主机的IP是暴露的,因此此种DDOS攻击方式容易被追踪。

刷Script脚本攻击:这种攻击主要是针对存在ASP、JSP、PHP、CGI等脚本程序,并调用MSSQLServer、MySQLServer、Oracle等数据库的网站系统而设计的,特征是和服务器建立正常的TCP连接,并不断的向脚本程序提交查询、列表等大量耗费数据库资源的调用,典型的以小博大的攻击方法。

如何防御DDOS攻击?

总体来说, 可以从硬件、单个主机、整个服务器系统三方面入手。

一、硬件

1. 增加带宽

带宽直接决定了承受攻击的能力,增加带宽硬防护是理论最优解,只要带宽大于攻击流量就不怕了,但成本非常高。

2、提升硬件配置

在有网络带宽保证的前提下,尽量提升CPU、内存、硬盘、网卡、路由器、交换机等硬件设施的配置,选用知名度高、 口碑好的产品。

3、 硬件防火墙

将服务器放到具有DDoS硬件防火墙的机房。专业级防火墙通常具有对异常流量的清洗过滤功能,可对抗SYN/ACK攻击、TCP全连接攻击、刷脚本攻击等等流量型DDoS攻击

二、单个主机

1、及时修复系统漏洞,升级安全补丁。

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减少不必要的系统加载项及自启动项,尽可能减少服务器中执行较少的进程,更改工作模式

3、iptables

4、严格控制账户权限,禁止root登录,密码登录,修改常用服务的默认端口

三、整个服务器系统

1. 负载均衡

使用负载均衡将请求被均衡分配到各个服务器上,减少单个服务器的负担。

2、CDN

CDN是构建在网络之上的内容分发网络,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因此CDN加速也用到了负载均衡技术。相比高防硬件防火墙不可能扛下无限流量的限制,CDN则更加理智,多节点分担渗透流量,目前大部分的CDN节点都有200G 的流量防护功能,再加上硬防的防护,可以说能应付目绝大多数的DDoS攻击了。

3. 分布式集群防御

分布式集群防御的特点是在每个节点服务器配置多个IP地址,并且每个节点能承受不低于10G的DDoS攻击,如一个节点受攻击无法提供服务,系统将会根据优先级设置自动切换另一个节点,并将攻击者的数据包全部返回发送点,使攻击源成为瘫痪状态。

请阐述对传统数据安全的主要威胁?

一、数据泄露


云服务存储着海量的数据,因此云服务提供商越来越成为更重要的攻击目标。所储存的数据资产越重要,发生泄露产生的危害性也越大。当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后,公司可能面临罚款、法律诉讼或者背后衍生的黑产交易,商业违约调查和对客户的通知要花费巨大的成本。


二、数据永久丢失


随着云计算的逐步成熟,因供应商失误导致的数据丢失的事件逐步稀少,更多的是恶意攻击者通过永久删除云上数据,以此来损害公司利益。另外,云数据中心还面临着自然灾害的隐患。云服务商最好建立异地容灾备份机制,加强保护措施来维护应用和数据。


三、账户劫持


网络钓鱼、欺诈软件存在的漏洞在云环境仍然有效,使用云服务的攻击者可以通过窃取活动、操作业务和修改数据从而增加攻击面,发起其他对外的攻击。如果黑客获取了企业的登录资料,其就有可能操纵数据、返回虚假信息,将企业客户引到非法网站。


四、外部接口和API攻击


几乎每个云服务及应用均提供API服务。IT团队使用接口和API去管理和调用包括云资源、管理、服务编排和镜像等云服务。这些云服务的安全和可用性依赖于API的安全性。第三方服务依赖于或者调用这些接口服务时,客户一旦引入更多的服务或者认证时,面向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由于API和接口大都对外部互联网开放,几乎是暴露是系统暴露在最外围的部分。


五、DDOS攻击


遭受Ddos攻击时,系统通常运行缓慢或者服务响应超时甚至停止,导致客户流失。另外,在按需付费场景下,Ddos攻击还会消耗处理大量的系统资源,客户或许不得不对此支付高昂的费用。伴随着常见的大流量式的ddos攻击,客户也需注意到另外一种攻击面在web和数据库应用层面的ddos攻击。


六、 共享技术带来的威胁


共享技术中的漏洞给云计算构成重大威胁,云服务提供商共享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等,如果漏洞在任何一个层面发生,均会波及每个客户。可能一个漏洞或一次错误的配置将对整个云服务商层面造成危害。对此云服务提供商应该使用深度防御体系,包括对主机的多因素认证、基于主机和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使用最小权限原则,合理的网络划分,及时更新补丁等。


另外,APT寄生虫、系统漏洞、滥用云服务、内部恶意行为等问题,也威胁着云数据的安全。

cpu满载是什么攻击?

你是说云服务器吗?如果是云服务器CPU内存占满的话应该是CC攻击的。CC攻击是针对Web服务在第七层协议发起的攻击,在越上层协议上发动DDoS攻击越难以防御,上层协议与业务关联愈加紧密,防御系统面临的情况也会更复杂。

比如CC攻击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HTTPFlood,不仅会直接导致被攻击的Web前端响应缓慢,对承载的业务造成致命的影响,还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间接攻击到后端的Java等业务层逻辑以及更后端的数据库服务。

由于CC攻击成本低、威力大,所以互联网上80%的DDoS攻击都是CC攻击。

什么是CC攻击,与DDOS的区别?

DDoS

全称: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DistributedDenialofService)该攻击方式利用目标系统网络服务功能缺陷或者直接消耗其系统资源,使得该目标系统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

拒绝服务攻击问题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目前还是世界性难题,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是由于网络协议本身的安全缺陷造成的。

DDoS攻击打的是网站的服务器,而CC攻击是针对网站的页面攻击的。

CC

全称:ChallengeCollapsar,中文意思是挑战黑洞,因为以前的抵抗DDoS攻击的安全设备叫黑洞,顾名思义挑战黑洞就是说黑洞拿这种攻击没办法,新一代的抗DDoS设备已经改名为ADS(Anti-DDoSSystem),基本上已经可以完美的抵御CC攻击了。

CC攻击的原理是通过代理服务器或者大量肉鸡模拟多个用户访问目标网站的动态页面,制造大量的后台数据库查询动作,消耗目标CPU资源,造成拒绝服务。

CC不像DDOS可以用硬件防火墙过滤,CC攻击本身就是正常请求。建议中小型网站采用静态页面的方式,减少了对数据库的交互,CPU消耗少。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ddos攻击和cc攻击区别主要是针对对象的不同。DDoS是主要针对IP的攻击,而CC攻击的主要是网页。CC攻击相对来说,攻击的危害不是毁灭性的,但是持续时间长;而ddos攻击就是流量攻击,这种攻击的危害性较大,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数据包,耗尽其带宽,更难防御。

在了解ddos攻击和cc攻击的区别和原理之后,剩下的就是防御了。要知道网站被攻击防不胜防,但是我们平时可以做一些防护措施来预防网站攻击,或者减少网站攻击带来的危害。如果网站规模不大,自身防御能力非常弱,又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那么选择ddos.cc这样的就是最好的选择。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IT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