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我国在2010年将物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物联网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网信技术的爆发与深度渗透,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发生了更为深刻、多元的变化。
6月中旬,国家工信部网站正式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从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进应用示范和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等多方面进行任务细分,并提出支持政策。物联网产业又一次迎来发展的利好政策。
互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2011年11月,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指出了物联网发展的九个主要领域,并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完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建设。2014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4年5月工业信息化部物联网工作要点,为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我国在2014年9月3日拿到物联网互联网的话语权。
2014年9月3日,经33个成员国投票表决,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1已正式通过了由中国技术专家牵头提交的物联网参考架构国际标准项目。这是在全球新兴热门技术领域,首次由中国牵头主导的顶层架构标准,表明中国正式掌握了物联网这一热门新兴领域的国际最高话语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M2M市场,拥有7,400万个M2M连接,现已成为物联网(IoT)部署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报告显示“政府的集中化战略、对通用规范的重视和跨领域协作才使得物联网能够实现规模化发展,从而造福企业和消费者。
互联正推动着物流、制造和能源等主要行业提高效率,而且还在互联汽车、家用电器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创造了全新的消费市场,这些都让中国走在了物联网部署的最前沿。”
标准化: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实现标准化相当没有规则,目前亟待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硬件设备:目前,在硬件设备方面,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着巨大的障碍,这主要体现在当下各种传感器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成本上仍未进入有序的良性循环轨道,仍需要靠市场来进行培育。
软件方面:在软件方面也是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突破,数据处理的关键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就目前的水平来看,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物联网云平台,但仍然需进一步优化。
综合上所述,现阶段的物联网仍处于发展期,但相信在需求的支撑下,物联网发展所面临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可以克服,毕竟,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创新去解决;成本问题可以通过规模去解决;用户数量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应用的方式去解决;商务模式问题可以通过实践去解决。
1 基本情况
全椒湾桥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1月,主要从事葡萄种植销售及苗木种植技术咨询,成员出资额100万元,现有成员15户,拥有葡萄基地13.3hm 2(其中牧龙山片6.67hm 2 )。合作社组织机构健全,运行管理规范,现有办公经营用房超过100m 2 ,常年员工4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聘短期用工20多人。
其生产的葡萄主销南京、合肥等地,成熟期间吸引周边城市众多游客入园采摘。全椒六镇镇牧龙山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葡萄片区是全椒湾桥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点种植基地,种植了夏黑、美人指等不同熟期的葡萄,采用避雨栽培、滴灌等技术,科技含量较高。园区地势平坦、规模连片,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沟渠配套、电力畅通、网络开通,葡萄品种优良,种植水平较高,为物联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 建设背景
近年来,农业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流通、加工、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管理等环节,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从粗放式、经验性管理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快速转换,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环境,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政府工作部署,创新农业服务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加快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同时为了强化综合服务平台保障,稳步扩大示范规模,努力打造全省农业物联网应用工程典范,做好农业物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的高新技术应用示范,全椒县农委在湾桥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了葡萄物联网精细种植示范点。
物联网最基本的三个特征,分别是物体感知、信息传输、智能处理。
1. 物体感知
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定位器和二维码等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感知包括传感器的信息采集、协同处理、智能组网,甚至信息服务,以达到监控、控制的目的。
2. 信息传输
是指通过NB-IOT、ROLA、ZigBee、蓝牙、WIFI及移动电信通讯等融合,对接收到的感知信息进行实时远程传送,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并进行各种有效的处理。传输过程包括无线和有线网络。由于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局部的无线网,因而无线移动通信网、5G网络是作为承载物联网的一个有力的支撑。
3. 智能处理
是指利用云存储、人工智能、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随时接受到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