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人们借助于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来从外界获取信息,但是在研究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中,单靠人们自身感官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物联网传感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被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使得世界正在从移动互联网向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过渡,彼时,不光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能实现互联,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将会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甚至重塑整个商业社会。而这其中,以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技术是数据采集的入口,是物联网的神经末梢,是所有系统获取数据信息的唯一方式和手段,也是实现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与核心。
从物联网的四层架构来看,感知层位于通信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底部,也就是整个物联网金字塔的奠基,如果没法准确可靠的从物理实体中获得数据,物联网无异于空中楼阁。
目前,物联网传感器已经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农业种植、商业服务等各个领域,从智慧城市到智能制造,从智慧医疗到智能家居,传感器早已无处不在。
在传统农业中,人们获取农田信息的方式很有限,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不但不够及时、精确,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例如,人们从很早就注意到了二氧化碳浓度、温湿度对食用菌等温室作物生长的影响,但基本沿用老办法,让工作人员每天去每个大棚里用检测仪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然后开启风机,打开侧窗、天窗。但是现在,通过使用无线传感网络可以有效快速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如果能进一步将系统与天窗、风机等产生联动,将大大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此外,在监视农作物灌溉情况、土壤空气变化、畜禽舍环境状况以及大面积的地表检测等方面,传感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领域,工业传感器技术已成为各工业企业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争夺的一个制高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308亿。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传感器更是必不可缺的基础元器件,制造商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保障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而且如果能进一步将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平台技术结合,还可能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就提前发现问题,这即是所谓的“预测性维护”,由此,制造商可以从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并由此开拓以服务为中心的新商业模式。
在智能家居等商业领域,传感器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理想情况下,智能互联的家居应该能够想人们所想,感人们所感,不用人们手动操控就自己做出一些明智决策。比如,热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人体的存在,当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离开电视机三分钟后,传感器检测不到人体了,电视机就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再过两分钟要还没有人,就可以自动关机了。同理,传感器也可以在智能空调中起到作用,它能判断人在屋内的位置,并把空调的风向转向相应的对象。家庭安防也离不开传感器,在家里安装一个超声波传感器后,一旦有人进来,整个超声波波形发生改变,接受器就会及时发出警报。
“物联天下、传感先行”已经成为当今物联网行业的普遍共识。随着物联网向各个垂直行业进一步深入拓展,传感器行业将随之被引爆。万亿级别的物联网市场规模意味着传感器市场的巨大前景,这对村田制作所这样的公司来说,即是机遇,亦是挑战
传感器就可以分为:光照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
用于物联网的传感器提供一种将所需要的观察和应用程序连接起来的机制,还可用于其他形式测量。就物理领域,传感器可分光和电磁传感器、热传感器、震动和声音传感器、物质和材料传感器、时间和空间传感器。
传感器在物联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用于收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物联网平台进行分析和应用。以下是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和研究领域的简单介绍:
1. 环境监测: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和收集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气压、空气质量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天气预测、气候变化研究等。
2. 智能家居:传感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可以检测人体存在、光线水平、温度、烟雾等信息,从而实现自动调节照明、温度、安全警报等功能。
3.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传感器可以用于追踪和监测货物的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从而实现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这对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和确保货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 健康监护: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人体健康状况,例如心率、血压、体温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远程健康监护、疾病预防和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
5. 城市管理:传感器网络可以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监测和管理,如交通流量监控、垃圾桶的智能管理、水质监测等。这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6. 农业和环境保护:传感器可用于农业领域,例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等,用于优化灌溉和农作物管理。此外,传感器还用于环境监测、水质监测等领域,以帮助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交通管理、智能能源管理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传感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物联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机会。通过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物理世界的数据,实现更智能、高效、可持续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希望这个简单的介绍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物联网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它是互联网的升级,也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智能感知、识别和通讯等技术支撑,而感知的关键就是传感器及相关技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传感器的进步,就没有物联网的繁荣。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传感器产业也将迎来爆发,传感器是物联网采集数据的关键组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物联网的感知部分和输入部分。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物联网架构按层级来划分可分为3个层级: 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以 下将对它们在物联网系统中扮演的的角色及作用进行阐述。
首先底层是用来感知数据的感知层,感知层包括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数据接入到网关之前的传感器网络。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RFID技术、传感和控制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感知层涉及的主要技术,其中又包括芯片研发、通信协议研究、RFID材料、智能节电供电等细分技术。
第二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物联网的网络层将建立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基础上。网络层中的感知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其包括传感网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挖掘、理解及基于感知数据决策和行为的理论和技术。云计算平台作为海量感知数据的存储、分析平台,将是物联网网络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上层是应用层,物联网的应用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可分为监控型(物流监控、污染监控)、查询型(智能检索、远程抄表)、控制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路灯控制)、扫描型(手机钱包、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等。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目的,软件开发、智能控制技术将会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联网应用。
如果以人的神经网络做类比,那么人的感觉器官就是物联网的感知层,如眼睛能采集视觉信息,鼻子采集气味信息,嘴巴采集味道信息,而耳朵采集声音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神经元传递到大脑中枢,那么这些神经元形成的神经传输通道就相当于物联网中的网络层,它的作用是把信息传送到处理中心。那么人的大脑就相当于应用层了,当它接受到来自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信息后,它可以综合去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例如判断现在是否有危险,能够读书看电影等,这就相当于它应用了来自感知层的信息并产生了价值。
温湿度传感器和物联网通过相互感知进行通讯
以互联网为基础,使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互感知,相互通信。
就是要把传统事物、工具等接入互联网,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把信息传递给用户使用者,用户可通过这些数据进行网络或直接控制,也可设定预定值,当传感器监测到预定值时按照直接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自动化运作,完成物物互联。
例如物联网大棚,大棚有通风,灌溉,施肥,光照等设备组成,建立物联网就在大棚安装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等,把通风卷帘机,灌溉水泵,施肥泵,补光灯等电源控制都接入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监控和温湿度传感器体现的信息判断是开启通风还是开启灌溉水泵,当然也可以设定一个预期值,让设备自动工作,如设定温度传感器数值低于十度,就自动降下卷帘保温,高于多少温度就自动卷帘通风,湿度传感器也一样,低于设定湿度就开启灌溉泵…等等
物联网的产业供应链包括传感器和芯片供应商、应用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及服务提供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作为“金字塔”的塔座,传感器将会是整个链条需求总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的支撑、应用的支撑和未来泛在网的支撑,传感器感知了物体的信息,RFID赋予它电子编码,传感网到物联网的演变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阶段表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研究所副所长范茂军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物联网主要需要图像、化学、位置、温度、压力等几大类传感器。” 作为物联网最主要的技术基础之一,物联网对传感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京仪集团长城金点定位测控(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旭成介绍,在产品方面,对传感器的要求是体积小、成本低、重量轻、功耗低;在技术方面,要求材料科学、机械设计与加工工艺、检测技术、光学技术、电子电路设计、可靠性工程等技术支撑;在传感器指标方面,对测量范围、精确度、分辨率、灵敏度等有严格的要求。 应用是带动物联网发展的“隐形的翅膀”。“传感器、RFID、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业是物联网很早就实实在在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采用了最新的传感器、RFID等高新技术。”中国物流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王继祥表示,“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感器、蓝牙、RFID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