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门户, 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资讯平台--公众IT
新闻来源:公众IT 原创整理       发布时间:2023/8/26       共计:4821 浏览

本文目录

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的中国标准组织有哪些?

1、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成立于2013年10月24日,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落实《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在物联网联席会议14家成员单位的共同指导下,由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相关联盟共同推荐,共有40家单位列入联盟发起单位,包括21家企业、11家科研院所、5所高校和3家联盟。联盟的宗旨:“战略引领、协同创新、产业推动、合作共赢”。

2、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

2010年6月8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委的共同领导和直接指导下,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19家现有标准化组织联合倡导并发起成立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紧紧围绕物联网产业与应用发展需求,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的标准战略,加快推进我国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相关国标的制定,同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以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3、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并领导,从事传感器网络(简称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的全国性技术组织。

4、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

由工信部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闪联)标准工作组,以及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倡导、发起。

5、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

2005年12月2日,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该工作组的任务是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电子标签标准体系的研究,并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标准的预先研究和制/修订工作,组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立一套基 本完备的、能为我国RFID产业提供支撑的FID标准体系。

6、泛在网技术工作委员会

2010年2月2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 泛在网技术工作委员会(TC10)成立大会暨第--次全会在北京召开。TC10的成立,标志着CCSA今后泛在网技术与标准化的研究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深入化,必将进--步促进电信运营商在泛在网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不断优化设备制造商的技术研发方案,推动泛在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7、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2009年11月1日,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具有优势的4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理事长单位,北京移动、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软件所、北京交通委信息中心等十二家产学研用代表机构成为副理事长单位。

8、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物联网专业委员会

2012年3月25日成立,是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CFIP)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的跨行业、跨部门,广泛联合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物联网信息化发展有关部门及专家,加强信息交流、整合各行业资源,推进物联网应用及产业发展的全国性物联网联盟组织,属于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组织。

9、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子商会为更好地促进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推动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启动“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专业委员会”的建设工作,2010年8月11日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意;2010年9月26日,国家民政部批准设立,2011年3月22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协会,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国性经过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的社会团体。

分步务实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要从哪几个层面做起?

一是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研究论证实施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先期组织实施3年行动计划,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选择钢铁、石化、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智能工厂应用示范;加快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绘制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继续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研究制订鼓励车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制订工业互联网整体网络架构方案。

三是加快培育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研究制订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设立设计中心;组织开展工业电子商务行业和区域试点;制订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四是建设和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出台支持两化融合的财税、金融以及产用结合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和急需标准。

五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工信部将围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领域发展需求,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继续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此外,将继续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

我国物联网发展目标是什么?

《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掌握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形成安全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针对“十二五”时期发展,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具体包括:一是在协同创新方面,要使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感知领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明显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网络通信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信息处理领域的关键技术初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发展。创新资源和要素得到有效汇聚和深度合作。

二是在示范应用方面,要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国防建设等领域实现物联网试点示范应用,部分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培育一批物联网应用服务优势企业。

三是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较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物联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四是在标准体系方面,要制定一批物联网发展所急需的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初步形成满足物联网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需求的标准体系。

五是在安全保障方面,要完善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机制,增强物联网基础设施、重大系统、重要信息等的安全保障能力,形成系统安全可用、数据安全可信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国家关于物联网政策是什么?

6月中旬,国家工信部网站正式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从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进应用示范和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等多方面进行任务细分,并提出支持政策。物联网产业又一次迎来发展的利好政策。

国家是在推行物联网平台吗?

国家在推行物联网,但不能算是在推物联网平台,现在主要推动的是相关基础设施、技术和应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提到:——基础支撑进一步夯实提升。网络设施和产业基础得到有效巩固加强,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固定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人工智能等技术及其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

互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初步形成什么的物联网发展?

互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2011年11月,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指出了物联网发展的九个主要领域,并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完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建设。2014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4年5月工业信息化部物联网工作要点,为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中国物联网发展目标有哪三个方面?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提出明确要求,把对物联网概念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推动力。但物联网离我们仍有一定距离,它的发展具有很大发展与创新的空间。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2015年提出的。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 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要求,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IT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