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物联网专业学物联网导论、电子电路、传感器技术概论、嵌入式系统、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
物联网专业学习什么课程
基础科目: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与设计、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
专业科目:物联网导论、电子电路、传感器技术概论、rfid技术概论、TCP-IP协议、嵌入式系统、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M2M概论、JAVA等。
M2M至少有四种解释方法: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人对机器(Man to Machine)、机器对人(Machine to Man)以及人对人(Man to Man)。机器对机器作为最上游,为下游的人对人服务。当机器被赋予了更多智慧,人们的生活将蕴藏着新一轮的变革。
物联网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感器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通常都配备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中的物理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技术包括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和信号处理等方面。
2. 通信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需要能够相互通信,传输感知到的数据。通信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Zigbee等)和有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LoRa等)。
3.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清洗、分析、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数据存储技术主要包括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
4. 安全和隐私技术:在物联网中,大量设备互联,因此安全和隐私成为重要的问题。安全技术包括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隐私技术主要是保护用户信息的安全。
5.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可以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存储,也可以在设备自身进行计算和存储。云计算技术主要是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边缘计算技术则将计算和存储功能推向设备边缘,减少数据传输和延迟。
6. 物联网标准和协议:为了实现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物联网需要遵循一些标准和协议。例如,物联网通信协议包括MQTT、CoAP、HTTP等,物联网标准有一M2M、LoRaWAN等。
综上所述,物联网的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安全和隐私技术、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标准和协议等。
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无线传感网络概论、 TCP/IP网络与协议、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概论、RFID技术概、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 、M2M技术概论、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
不能。
机器对机器(M2M)技术,有时也被称为“物联网”,该技术是下一代智能手机一个非常理想的组成部分。M2M使设备通过Wi-Fi或蜂窝网络互相通信,而无需电脑。
然而,要作为企业和消费者M2M应用程序的一个接口,M2M和智能手机至少还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的“轻量级”通讯协议,该协议构建于TCP/IP协议上,由IBM在1999年发布。MQTT最大优点在于,可以以极少的代码和有限的带宽,为连接远程设备提供实时可靠的消息服务。做为一种低开销、低带宽占用的即时通讯协议,使其在物联网、小型设备、移动应用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
1. MQTT协议特点
MQTT是一个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消息发布/订阅传输协议。MQTT协议是轻量、简单、开放和易于实现的,这些特点使它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很多情况下,包括受限的环境中,如:机器与机器(M2M)通信和物联网(IoT)。其在,通过卫星链路通信传感器、偶尔拨号的医疗设备、智能家居、及一些小型化设备中已广泛使用。
MQTT协议当前版本为,2014年发布的MQTT v3.1.1。除标准版外,还有一个简化版MQTT-SN,该协议主要针对嵌入式设备,这些设备一般工作于百TCP/IP网络,如:ZigBee。
MQTT协议运行在TCP/IP或其他网络协议,提供有序、无损、双向连接。其特点包括:
使用的发布/订阅消息模式,它提供了一对多消息分发,以实现与应用程序的解耦。
对负载内容屏蔽的消息传输机制。
对传输消息有三种服务质量(QoS):最多一次,这一级别会发生消息丢失或重复,消息发布依赖于底层TCP/IP网络。即:<=1
至多一次,这一级别会确保消息到达,但消息可能会重复。即:>=1
只有一次,确保消息只有一次到达。即:=1。在一些要求比较严格的计费系统中,可以使用此级别
数据传输和协议交换的最小化(协议头部只有2字节),以减少网络流量
通知机制,异常中断时通知传输双方
使用 Last Will 和 Testament 特性通知有关各方客户端异常中断的机制;
2. MQTT协议原理
2.1 MQTT协议实现方式
实现MQTT协议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MQTT协议中有三种身份:发布者(Publish)、代理(Broker)(服务器)、订阅者(Subscribe)。其中,消息的发布者和订阅者都是客户端,消息代理是服务器,消息发布者可以同时是订阅者。
MQTT传输的消息分为:主题(Topic)和负载(payload)两部分Topic,可以理解为消息的类型,订阅者订阅(Subscribe)后,就会收到该主题的消息内容(payload)
payload,可以理解为消息的内容,是指订阅者具体要使用的内容
2.2 网络传输与应用消息
MQTT会构建底层网络传输:它将建立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连接,提供两者之间的一个有序的、无损的、基于字节流的双向传输。
当应用数据通过MQTT网络发送时,MQTT会把与之相关的服务质量(QoS)和主题名(Topic)相关连。
2.3 MQTT客户端
一个使用MQTT协议的应用程序或者设备,它总是建立到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客户端可以:
发布其他客户端可能会订阅的信息
订阅其它客户端发布的消息
退订或删除应用程序的消息
断开与服务器连接
2.4 MQTT服务器
MQTT服务器以称为“消息代理”(Broker),可以是一个应用程序或一台设备。它是位于消息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它可以:
接受来自客户的网络连接
接受客户发布的应用信息
处理来自客户端的订阅和退订请求
向订阅的客户转发应用程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