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传输层的服务一般要经历传输连接建立阶段,数据传送阶段,传输连接释放阶段3个阶段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而在数据传送阶段又分为一般数据传送和加速数据传送两种形式。传输层中最为常见的两个协议分别是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传输层提供逻辑连接的建立、传输层寻址、数据传输、传输连接释放、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多路复用和解复用、崩溃恢复等服务。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OSI中最重要, 最关键的一层,是唯一负责总体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的一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交换数据的机制。传输层对会话层等高三层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对网络层提供可靠的目的地站点信息。
传输层也称为运输层。传输层只存在于端开放系统中,是介于低3层通信子网系统和高3层之间的一层,但是很重要的一层。因为它是源端到目的端对数据传送进行控制从低到高的最后一层。
有一个既存事实,即世界上各种通信子网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电话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公用数据交换网,局域网等通信子网都可互连,但它们提供的吞吐量,传输速率,数据延迟通信费用各不相同。对于会话层来说,却要求有一性能恒定的接口。传输层就承担了这一功能。它采用分流/合流,复用/解复用技术来调节上述通信子网的差异,使会话层感受不到。此外传输层还要具备差错恢复,流量控制等功能,以此对会话层屏蔽通信子网在这些方面的细节与差异。传输层面对的数据对象已不是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而是和会话层的界面端口。
上述功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会话提供可靠的,无误的数据传输。传输层的服务一般要经历传输连接建立阶段,数据传送阶段,传输连接释放阶段3个阶段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而在数据传送阶段又分为一般数据传送和加速数据传送两种。传输层服务分成5种类型。基本可以满足对传送质量,传送速度,传送费用的各种不同需要。
这是个很清晰、有针对性的问题。根据我的物联网项目经验来谈谈我的认识。这三层呢我分三部分说下,应用层呢既然你比较关系我就多说几句。
1、感知层,即物联感知的一些硬件,比如监测温度、湿度、瓦斯浓度、大海潮位、风速、风向等等的一些设备。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量体温的电子体温枪,这是种非接触式的感知,只不过他不需要传输体温到某个软件。
2、传输层,感知设备中一般会内置一个4G手机卡,其实我们用的普通手机卡没有太大差别(这个卡不能打电话,主要用流量,有专门的物联网卡套餐),主要靠这个手机卡将监测的结果通过网络传输给上位机的接收软件,这些软件对监测的数据进行接收及显示。
3、应用层,利用第二层上传上来的数据进行业务应用。举个例子,比如风速传感器监测的风速、风向数据传输给天气预报中心,天气预报中心的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接收及存储,经过气象业务的分析及历史气象数据的推演可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风速、风向等);再比如,感知层监测的气温、雨量数据结合历史数据推演未来是否有高温、大雨等恶劣天气,进而将数据通过天气预报软件呈现给大家,这些都属于上层应用。
总之,三层应用的案例很多,具体也会用到很多技术,下面以一个技术架构图来说明。欢迎关注我、欢迎吐槽哦。
GPRS DTU:利用公共运营商网络GPRS网络(又称G网络)为用户提供无线远程数据传输功能。嵌入式主要利用的是高性能工业级8/16/32位通信处理器和工业级无线模块。作为一个软件支撑平台,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提供RS232和RS485(或RS422)接口,可以直接连接到串口设备,实现透明的数据传输功能。
WIFI DTU:基于WIFI无线通信的无线数据传输产品,通过Tlink自由物联网平台远程管理,多种方式同步在线数据记录、分析、历史查询、微信、短信报警等功能。
CAN DTU:支持过程数据对象、业务数据对象、紧急消息对象、同步消息对象、网络配置对象等。
4G DTU:4G DTU功能相当丰富,因此用途也相对广泛。
综合国内各权威物联网专家的分析,将物联网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
感知层
网络层
应用层
感知层解决的是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数据获取问题,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该层被认为是物联网的核心层,主要是物品标识和信息的智能采集。
传输层也被称为网络层,解决的是感知层所获得的数据在一定范围内,通常是长距离的传输问题,主要完成接入和传输功能,是进行信息交换、传递的数据通路。
应用层也可称为处理层,解决的是信息处理和人机界面的问题。网络层传输而来的数据在这一层里进入各类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并通过各种设备与人进行交互。
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包括传感器或读卡器等数据采集设备、数据接入到网关之前的传感器网络。感知层以RFID、传感与控制、短距离无线通信等为主要技术,其任务是识别物体和采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对“物”的认识与感知。
网络层。是建立在现有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融合网络,网络层通过各种接入设备与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相连,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实现信息的传输、初步处理、分类、聚合等,用于沟通感知层和应用层。目前国内通信设备和运营商实力较强,是我国互联网技术领域最成熟的部分。
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专业技术相互融合,利用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目的。物联网的应用可分为控制型、查询型、管理型和扫描型等,可通过现有的手机、电脑等终端实现广泛的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
跟踪标的指数——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
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指数代码:930712)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为物联网信息的采集、传输提供基础资源与技术支持以及应用物联网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以反映物联网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于2015年7月31日发布,指数代码:930712,基日:2012年6月29日,基点:10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