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门户, 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资讯平台--公众IT
新闻来源:互联网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2023/4/5 15:49:59       共计:4730 浏览


感请。

“顿首”和“稽首”,有些微区别。具体讲,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周礼中的区分,来自“九拜”。

《周礼.春官.大祝》说:“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

《注》云:“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地也。”

这样说,似乎没啥区别。 《周礼疏》讲得就更清楚一些:“二种拜俱头至地,但稽首至地多时,顿首至地则举,故以叩地言之,谓若以手叩物然”——像用手指弯曲起来用关节敲门敲桌一样。

《尚书.舜典》曰:“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

《疏》云:“周礼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稽首为敬之极,故为首至地。”

“太祝”就是“大祝”。这个解释,与前同。 (稽首是这样?)

第二种,战国时期对稽首的解释。

《荀子.大略》说: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

《注》曰:“稽首,亦头至手,而手至地,故曰下衡。稽颡,则头触地。”

荀子所说的这个动作,现在仍能见到——以双手手背贴额,叩至手触地,头仍紧贴手背。

颡(sǎng),即额。稽颡,即前面说的叩首。

《公羊传.昭二五年》载:“再拜颡。”《注》曰:“颡者,犹今叩头也。”

这第二种说法是——叩首,也就是顿首,以头触地;稽首,以手触地,头触手。


(这是顿首?)

按照第一种说法——稽首、顿首都是跪拜,且头都着地,只是稽首头触地时间长;顿首头触地即抬起。按照第二种说法,还都是跪拜,稽首头不触地,触手;顿首,头触地。

这两种哪种准确呢?很难判断了。但毕竟有所区别就是了。

《周礼》在前,稽首为“九拜”之第一拜,更隆重看来说得通。 但过了几百年,战国时期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这或许与孔子悲叹的“礼崩乐坏”有关。 (米芾说顿首再拜)

不过,从那以后,人们似乎认为“顿首”更虔诚和恭敬了。于是,书文,皆以“顿首”结尾——唐代柳宗元给皇帝上表,最后说:“臣宗元诚恐成惧,顿首顿首,谨言。”他不说“稽首”,看来是觉得那么说不够恭敬。

《周礼》中所云“九拜”,具体包括——“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裒拜、肃拜等。

古来,顿首和稽首为跪拜之礼节。过去,讲究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顿首:为头叩到地即起、则举。过去写书信,后落款:弟,顿首。侄,顿首,甥,顿首,等。稽首:为叩头到地延时、多时。如白事丧事,孝子为宾朋亲友,多为稽首跪拜。又如,白事丧事的账本封面下端,多写:孤子,或哀子,或孤哀子:╳╳?,泣血稽颡。

顿首和稽首都是磕头,只不过顿首是头点一下地,很快就抬起头来。而稽首是弓着身子,头一直顶在地上。

本来就是礼节高低程度的不同。但因为稽首念乞首,后来多用于敌人投降,有乞求饶命的意思。

例如古诗中有“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戎王就是边境游牧部落的领袖,也不懂汉族礼仪,明显就是跪地求饶命。

而且,随着佛教和道教的兴起,稽首只用来拜各自信奉的神佛,就是一边跪在地上,一边表达对神佛的崇敬。

一般人担当不起,对一般人,宗教人说这厢稽首了,不会真的跪下来磕头,只是表达一下。

倒是和书信里顿首的用法比较类似,古人在书信里,给敬重的长辈写致敬,一般写弟顿首,侄顿首之类,也就是客气一下,真的见到本人,也不会轻易磕头。

因为稽首有之前说的两个衍生出来的含义,特别是投降。

而顿首用起来其他感谢比较少,如果在书信里怎么用吃不准,写顿首表达致敬比较保险。

九拜就是: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稽首(qǐ shǒu)【注意不读“jishou”】,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稽首的意思就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

注意,中国传统礼仪的稽首动作和佛教的叩头动作是不一样的,手的动作是不一样的,当然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佛教的叩头动作手心是向上的,意为承接佛法。

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

语出《史记·周本纪》:“西周君饹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

顿首 :磕头,叩头下拜,致敬,整理头发。

“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

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稽首是称扬之辞,顿首是请罪之辞。后来,又因其拜礼至重,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如《左传》记楚人申包胥因为国家危亡,在秦适九顿首于赵宣子,以求秦国援兵。

他们等级不同,稽首是第一,顿首第二。

他们姿势不同

稽首,头碰地要停留一会,再抬头,再碰地。

顿首头碰地就抬抬起来,然后又碰地。

用在什么情况,什么人也有不同。

稽首一般用于长辈,君王。

顿首一般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顿首,可以用于书面,稽首,一般不能。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IT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